——红军的第一天
7月8日,随着晨训的结束,新乡学院“井冈山·中国梦”实践团与全国20余支代表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一起参加了“红军的一天”大型红色革命外出实践教学活动。 

随着嘹亮的国歌响起,全体学员在基地内展开了各自连队的晨练。广场上一阵阵雄厚的口号,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无不都让人为之振奋。早餐后,新乡学院的学员们与基地内各高校学员一并身穿革命时期的红色军装,在基地的安排下开展了“红军的一天”红色革命教学实践活动。第一站,学员们来到了茅坪乡毛泽东旧居地。这里的八角楼曾经是毛主席的旧居之地,在这曾诞生过“八角楼的灯火”这一佳话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极富有革命价值的文章。炎炎烈日下,随着教导员细致的讲解,学员们对毛主席旧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在随后的参观中,学员们认真参观学习,并时时停下脚步,留足观看,充分的感知了这一革命旧址的重要性。 

第二站,学员们来到了坝上村,在此29团的学员们以连队学校划分,随着居民入户,听取红军的故事,并进行了各自的调研活动。其中袁文才女儿和外孙的谈话和叙述,无不让学员们感动。中午时分,学员们又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做饭,各队员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在旧式的厨房中,一件件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团结一心做出了一桌桌丰盛的午餐。餐后,这些“红军学员”们收拾好餐具,与当地居民依依道别。
离开坝上村后,队员们来到了井冈山最为著名的红色要地——黄洋界。这里是与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激战最为惨烈的关卡之一,为此毛主席还题了《西江月·井冈山》这一流传内外的著名诗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一绝句让人为之振奋。随后学员们在参观中,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当时红军的艰难。在朱毛挑粮小道上学员们重温旧路,该处山路峻峭险陡,在两千米的往来中,学员们无不满头大汗,连连喘气。遥想起当时毛主席和朱德元帅领导的红军,从山下肩挑着100多斤的单子运粮上山,学员们无不感慨万分,对当时的红军感到佩服至极。
返回基地的路上,学员们经过一天的洗礼,已显出了丝丝倦意,但从一双双如星星之火般闪烁地眼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一天”是艰苦的,“红军的一天”是充满意义的。重温历史的艰辛,方能才明白今天之不易;重温历史的磨难,方才能感悟出最伟大的孕育!愿学员们能坚持努力,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拼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