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信阳罗山开展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14年07月13日 11:59浏览量:

“纸上的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从一座象牙塔走进另一座象牙塔,然而却很少登上社会这个大舞台。73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罗山县科技支农帮扶团的成员到达实践地点,在那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第一次那么认真的和农民伯伯交流,了解更深入的农业知识。在第一次社会实践后,队员们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这次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思想,扩宽自己的视野放眼看世界。

       

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可以获悉一些重要的信息。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它也起到桥梁作用,能更好地与当地村民交流,掌握当地农民对网络的了解程度,更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拜访农机公司:在活动前,队员们就已经通过很多渠道了解了关于农业的知识。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队员们去了农机公司,向那里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在交流后,队员们又将获得知识和当地农民分享,用科技手段带动生产力。大棚蔬菜种植:帮助当地的农民伯伯和阿姨种植大棚蔬菜,同时了解种植的技巧,气候和注意事项。队员们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优势,教当地农民简单的电脑知识。教他们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影响。活动中的不足之处:要善于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需要巧妙地运用。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自认为自己知识储存足够丰富,可在和农民伯伯的交流中,却发现自己从书本上获得的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浅显的。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土地是我国的宝贵资源,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科技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的生产,节约中国的土地资源。大学生是祖国的中坚力量,新一代的知识青年,农业的发展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去带动,大学时期正值人生的美好花季,需要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其他课外知识,拥有真才实学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甚至到农村创业,用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计算机学院团总支

 20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