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 2 期
新乡学院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7月5日
【特别关注】
管理学院红色教育
实践团参观吉鸿昌纪念馆
【传统文化调研】
化工学院传统文化
实践团赴人民公园进行调研
历史系实践团赴开封朱仙镇考察木版年画
【诚信中原宣讲】
商学院实践团赴诚信中原行贷款实地考察
【特别关注】
管理学院红色教育
实践团参观吉鸿昌纪念馆

为培养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先进英雄人物事迹,7月3号管理学院赴周口吉鸿昌纪念馆社会实践团一行五人在队长的带领下来到此次活动目的地吉鸿昌纪念馆。
上午9点,管理学院队员受到了吉鸿昌纪念馆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在队长向负责人介绍了此行的目的之后,吉鸿昌纪念馆负责人带领队员们步入纪念馆。随后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纪念馆的概况,并针对每一处值得回忆和纪念的地方对队员们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讲解。最后,在实践团队成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新乡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仪式并签署了新乡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不仅了解到革命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年代,感慨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还明白了先烈们艰苦奋斗的意义。合同的成功签订使吉鸿昌纪念馆已经正式成为新乡学院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为我校将来开展红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管理学院团总支)
【传统文化调研】
化工学院传统文化
实践团赴人民公园进行调研


7月4日,新乡学院传统文化实践团赴人民公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和画糖人民间艺术进行了调研,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种类进行了宣传。
首先,团队访问了一个戏曲爱好团,这个戏曲爱好团是由6位老年戏曲爱好者组建的,通过和他们的深入交流,队员了解了许多关于戏曲的知识,并且在恳切的请求下,老人们表演了一首自己编创的戏曲,感情丰富,动作传神。然后,队员们来到了画糖人民间艺术人的摊位,通过对摊主的采访,得知画糖人这一民间艺术正在慢慢消失,同时也知道了民间艺术人的生活也十分拮据,为了生活不得不放下这一民间艺术。队员们对画糖人师傅进行了工作录像,希望通过宣传,让大家关注这一民间艺术,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最后,实践团向公园里的游客进行了中国传统建筑种类的宣传,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此次活动的主要意义是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让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传承。
(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
历史系实践团赴开封朱仙镇考察木版年画

7月4日,新乡学院历史系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考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目的即了解开封木板年画历史背景及出现原因,传承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到达开封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团队成员先去开封博物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经过认真细致地考察,队员们了解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由来、改革和发展。木版年画起源于东京,到北宋晚期木版年画在东京普及,并有了张贴年画的习俗。发展至明清时期,木版年画艺人迁至朱仙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解放前夕,木板年画艺人聚集发源地开封,开封再次成为木版年画销售中心。建国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经过新中国一系列的抢救保护和重视措施,2006年“开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队员们还欣赏了很多木版年画,被古代人民的智慧所深深震撼。在这里,同学们还自己亲自体验一下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加深了实践意义,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经过一天的木版年画知识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木版年画的知识,并且亲身体验制作的过程,为明天朱仙镇木版年画实地考察开启了一个完美的序幕。
(历史系团总支)
【诚信中原宣讲】
商学院实践团赴诚信中原行贷款实地考察

7月4日上午,商学院实践团队一行人从开封市区驱车两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开封市杞县。
到达目的地之后,商学院实践团队按照事先给定的地址,开始寻找一位贷款未还的毕业生的家。因为时间有点长,经过多方打听,才了解到那位毕业生已经搬家,具体搬到了哪里,附近的邻居都不太清楚。于是,实践队员拨通了之前该同学留给学校的家庭成员的联系电话,顺利的联系到了该同学的母亲,经过通话了解到他们确实已经搬家,而且该毕业生在外地工作。与这位毕业生的母亲交流之后,又电话联系到了学生本人,问清原因后才知道该生是因为对于还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为登录不上系统而延误了还款,导致至今还没有还上。实践队员已经与学校联系,将会到校之后查看该生的贷款信息再联系他并解决还款事项。
通过一天的走访和调查,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宣传国家贷款政策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知道贷款和还款的流程以及违约之后会对本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想必都不会再有那么多关于贷款不清楚的问题了。
(商学院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