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校园手机报暑期社会实践专栏第2期(2014年7月5日)
【本期导读】
< <青年通讯社 秦时明月 红焖羊肉
【新院实践中】
我校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队数量近600支。为更好报道各个实践团队活动进行的情况,我校青年通讯社主动承担了暑假社会实践宣传报道任务,此次报道运用了多种渠道,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时,与往年不同的是,各院系各推选出一名总宣传员与青年通讯社成员一同在团委会议室进行报道工作。
经过前期的周密部署,暑期社会实践各工作人员都迅速地进入到工作的状态中,今年采用了多种新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一、首次运用多种新媒体优势,将微视和论坛运用到宣传工作当中;二、第一时间更新校团委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时与各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交流,掌握实践团队的信息;三、统计各个实践团队微博的数量,并且修改各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传送的通讯稿;四、设立各院系总宣传员,在院系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过程中,宣传员在会议室进行值班工作,汇报整理宣传工作,更加及时、迅速、准确的传送各院系各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的信息、了解即时动态;五、考察上墙,各院系每天的工作量都会在会议室的墙壁上展示,使各院系每天的工作都处于透明化,促进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较之以往采用了新方式,注重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注重利用网络的平台与各院系进行交流,注重对外宣传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
【艺术大观园】
中国第一部大型武侠CG/3D(电脑三维动画)动漫连续剧,灵感来源于温世仁原著小说。该片于2007年春节期间在中国的全国各地首映。时代背景从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帝国开始,到咸阳被楚军攻陷结束,时间跨度30年(包括回忆),讲述一个体内流淌英雄之血的少年——荆天明,最终成长为盖世英雄,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进程的热血励志故事。该剧融武侠、奇幻、历史于一体,引领观众亲历两千年前风起云涌、瑰丽多姿的古中国世界,在浓郁的“中国风”中注入鲜明的时代感。
《秦时明月》的故事背景取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攻陷咸阳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是一部以武侠为主题的全民型动漫,伴随着古灵精怪却又年少轻狂的主角荆天明去冒险,观众会切身体会到其成长的心灵历程;此外,豪侠剑客如盖聂、高渐离;神秘隐士如墨家、鬼谷派的众多高手;纵横捭阖的秦始皇、少年项羽,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在出场时有了更具时代感的表现,丰富的人性化场景能够吸引观众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可以在剧中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动漫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诠释了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悉数登场,在纵横交错的大时代里演绎了中华古文化的激烈碰撞。在那段伟大辉煌的时代里,建长城、度量衡、征匈奴,哭孟姜等著名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也将穿插其中,主人公同名士侠隐仗剑游走江湖,于时代变革的乱世之中经历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沧桑变幻、悲喜轮回,最终成为了终结这个时代、开创新纪元的决定性力量,也堪称是一段浪漫辉煌的中国式武侠传奇。
【新乡美食秀】
红焖羊肉起源于河南新乡,其主要原料是羊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焖。成品肉嫩、味鲜、汤醇、价廉,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红焖羊肉最早是在1988年,李老先生退休后就用邻居家的一间临路的房,开了间饭庄,想不到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一些老食客,几乎是天天来吃。85岁的新乡老人李武卿抗美援朝到过朝鲜,在西藏当过边防军。老先生当年在四川时就遍尝蜀中火锅美味,后来又北上京城,经常到东来顺涮羊肉以饱口福。爱吃也爱琢磨的他就寻思着将这南北两大火锅的美味合到一块儿,更适合中原人的口味。时间一长,李老先生还真琢磨出了充分体现中原人气质性格的红焖羊肉火锅。李老先生讲,做红焖羊肉有许多讲究,火候、辅料、配料、吃法,哪一种都有说头。有老食客总结红焖羊肉是“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烂,一口吃到爽”。随之一勺鲜汤入口,顿觉心旷神怡。
红焖羊肉,以肉嫩、味鲜、汤醇、价廉深受各路食客的好评,很快便风靡牧野。一些头脑精明者也抓住这一商机,由食客变成了老板。红焖羊肉很快便红遍中原,闯进京都,成了名闻遐迩的各式红焖羊肉成品一道豫菜新品。在最鼎盛的1995年,新乡、郑州等地出现了“红焖炊烟浩荡处,今日早市没有羊”的奇特景观,并在全省首届豫菜大赛中荣获特别金奖。
红焖羊肉作为美食中的精品,其营养价值及健身功能不言而喻。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性温味甘,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身;可正气祛邪、治畏寒怕热;补元阳、宜血气的滋补上品;对寒暑侵袭、冷热不均、四肢无力、产病后虚弱有奇效”。故传统中医学又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之论。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这也是红焖羊肉让所有食客长期喜爱的重要原因。
本期编辑:青年通讯社